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9%,为2024年2月以来最高,且涨幅已连续4个月扩大,这是否意味着价格“拐点”已至?9月15日,国家统计局作出解释。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8月份CPI同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4%,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主要体现在食品价格方面。去年8月,多地出现高温和局地强降水,食品价格上涨比较明显,带动CPI涨幅扩大,进而影响今年8月CPI同比回落。
不过,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8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9%,为2024年2月以来最高,且连续4个月涨幅扩大。
付凌晖表示,核心CPI连续回升主要是工业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回升带动,同时也说明价格的积极变化在继续累积。当前,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整体仍处于低位,对于CPI走势判断还需要认真分析。
从近期情况看,推动CPI合理回升的有利因素较多,比如,天气转凉,食品消费需求会有所增加,中秋、国庆节日临近,假日消费有望扩大,将有利于带动CPI上涨。同时,我国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反内卷”治理效果显现,带动相关行业生产价格出现积极变化,传导至消费价格,也将带动CPI回升。
关于是否迎来“拐点”,付凌晖表示,由于经济指标变动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一些短期波动会掩盖实际变化的趋势,往往我们看到的转折点是在实际转折点出现以后较长一段时间才能确认的,因此,判断经济指标的转折点是不太容易的。
付凌晖表示,当前,推动CPI合理回升的有利因素较多,国内市场供给总体充裕配资网站大全,但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变化也可能发生波动,对国内价格输入性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影响价格变化。因此,对于CPI的走势,还需要继续观察。
天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